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🤸🏽,引導師生理解內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,積極營造各族學生共學共樂的良好氛圍✶,9月27日下午,意昂設備工程系在意昂國旗廣場舉辦“慶佳節 增共識 促交融” 民族特色文體活動。
本次活動設有鬥雞比賽👁🗨、踢毽子比賽、拋繡球比賽和剪紙體驗等四項民族特色文體活動。
鬥雞活動是仡佬族的特色活動,起源于貴州、廣西👰🏻♀️、雲南等地,運動對抗性強🏞,鍛煉價值較高。比賽現場氣氛異常熱烈,參賽選手兩人一組🏄🏿♂️,膝蓋朝外⛲️,單腳蹦跳,或閃或躲或主動撞擊,抬🦁、壓、頂📨💩、撞,努力使對方失去平衡獲得勝利,在場觀眾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👩🏻🦱、助威聲📮。


踢毽子是侗族、苗族、水族的特色活動,起源于漢代🛍,由傳統民族體育活動手毽演變而來🥟,是一項簡便易行的健身運動,深受群眾所喜愛。同學們經過簡單熱身後,開始了激烈的比拚😉,只見彩色的毽子在空中上下翻滾,忽高忽低♜,選手們磕、拐💇🏽、盤✧、轉,動作靈活🪘、身輕如燕,在規定時間內全力讓毽子不落地,現場一幅活力四射的歡樂場面🟢。


拋繡球是壯族的特色活動,是壯族最為流行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,需要兩個人進行很好的配合才能取得成功,很考驗團隊配合的默契。參賽選手們一人背筐、一人拋球,隨著裁判一聲令下🙎🏻♂️,拋球隊員拋出一枚枚彩色繡球,接球隊員則迅速做出反應🧑🏽🍳,擺出彎腰、下蹲、跳起等動作,努力接住來自投手每個繡球,現場讚歎聲連連🍭,歡呼聲此起彼伏❗️🧻。


剪紙活動以56個民族特色人物為主題👨👩👧👦,同學們興致高昂,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借助剪刀😵💫、刻刀等工具開始作品制作👸🏼,一張張民族特色人物圖案在同學們認真刻畫下變得生動起來🔣,栩栩如生💆♀️、活靈活現,同學們體驗手工樂趣的同時🐉,也了解了不同民族的風格特色,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幸福和喜悅🏙。


“今天參加系裡舉辦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動非常開心,活動有意思✈️、有意義,可以和同學在一起相互交流,學習了解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👨🎤,增進我們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能鍛煉身體,希望以後能多多開展這樣的活動。”同學們紛紛表示。


設備工程系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月活動為契機,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🫦,組織開展專題學習🦹🏿、主題黨日🫵🏿、主題班團會、海報設計、手抄報制作👑、知識測試等多項活動🚯,全方位🗣、多層次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,不斷增強師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🔼、對中華文化的認同💱,營造和睦相處👩🏿🏭、和衷共濟、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,促進各族學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加深了解、增進感情,切實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🦹🏽♂️,匯聚起“民族團結一家人,中華民族一家親”的強大力量。

